近日,浉河区法院五星法庭审理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。被告在原告处购买地板砖,经双方结算,尚欠货款24004元,并出具欠条为证。原告多次向被告索要均无果,故诉至法院。
开庭前五星法庭依照程序向被告邮寄送达了开庭传票,却被退回。开庭当日向自生法官打通了被告的电话,被告玩起了“拖延战术”:
“我在外地,参加不了庭审。”
“就这么点钱,等我回去再说。”
“我老家有证据,但是老家没人。”
法官严肃告知被告立刻组织远程开庭,只需一部手机随时随地参加庭审。被告再也找不到理由说“不”,原本以为可以逃避审理的“梦”破碎了……
庭审结束后,法官向被告普及了与买卖合同、民事诉讼程序相关的法律规定。
该起案件标的额虽然不大,但个人始终是小商品经济中基本的市场主体。需知人人都是营商环境,事事都是营商环境,处处都是营商环境,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必须要发挥好法治的保障作用。
全民守法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。本案原告经营地板砖生意多年,大多数买家均能遵守契约精神和诚实信用原则支付货款,仍有极少数买家漠视法律,拒绝履行自身义务。
公正司法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。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,也是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。本案被告搬来各种说辞,最终目的是逃避支付货款的义务,法官根据被告的情况及时转变开庭方式促使庭审顺利进行,让作为市场主体的原告真切感受到平等公正就在身边。
五星法庭在日常审判工作中加大宣传尊法、学法、守法、用法的力度,营造全民守法的法治氛围,才能让经商者从事营商活动时安心、放心、舒心,让市场主体的创业、创新、创造活动有更强劲的动力。